104學習精靈

勞動暨人力資源管理

勞動暨人力資源管理
關注
邀請朋友
邀請朋友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取消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0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0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Hi~ 歡迎分享學習資源,有學習問題可匿名向Giver發問!
我要分享
我要提問

勞動暨人力資源管理 學習推薦

全部
影片
文章
邱騰穎 Gavin T. Chiu

資深人資襄理

03/01 08:00

人資是勞方,還是資方?|我要當HR!
今天來探討一個許多人資心中共同的痛,那就是:總是被其他同事視為「資方打手」……。究竟人資是勞方還是資方?如何看待這則經典大哉問呢?
【人資的立場矛盾源自勞資雙方的競合】
以前在勞工系學習的時候,有一本聖經等級的教科書,書名叫「勞資關係:平衡效率與公平」,至今仍是勞工領域及高普考勞工行政的必讀入門書籍(推薦有志擔任人資者閱讀)。書名取得很有藝術,白話說,勞資關係就是教如何同時顧及雇主(營運效率)與勞工(勞動權益)的需求,達到雙贏局面的一門學問。
身為工作者的您肯定在想:怎麼可能?
相信我,人資也常常是這麼自我懷疑。
一方面,雇主與勞工擁有共同利益,就是努力提升企業盈餘,進而共享經營成果;但另一方面,員工的薪酬福利同時也是企業的人事成本,成本愈高對營收的影響就愈大,兩方面之間要如何均衡,考驗勞資雙方的智慧。
當兩方面無法取得均衡時,雇主認為人資處理人事事務,應該著眼於如何達到企業經營利益最大化;勞工認為身為人資,應該幫忙員工向雇主反映問題跟爭取權益。因此,人資簡直是一塊不可口的夾心餅乾。
【人資的雙重法律身分】
從客觀的角度來看,首先,人資當然是「勞方」,人資也受到雇主所聘用,付出勞務換取報酬(領老闆的薪水做事);也要投保勞保、提撥勞退;公司內部一切人事制度也都與其他員工共同遵守。
但是與此同時,人資某種程度也是「資方」,因為法律課予人資有關雇主的責任。根據勞動基準法第2條第1項第2款,雇主是指「僱用勞工之事業主、事業經營之負責人或代表事業主處理有關勞工事務之人」,其中人資就屬於「代表事業主處理有關勞工事務之人」,因此,人資在其職責範圍內,適用勞基法中對於雇主的義務要求。
綜合以上,人資明明也是勞工,卻要一起承擔雇主的責任。更別說,人資也不被容許加入企業工會,較難獲得集體勞動權的保障(主管人員是工會法明文禁止加入;基層人資人員則是因為身分而不會被工會所接納。即使可以加入,老闆不會原諒您、工會會員也不會信任您)。
【見樹又見林,轉換心境】
一路讀下來,人資不就很可憐、很不值得入行嗎?究竟人資應該如何理解自身的立場或角色?在執行職務時的思考點,到底要站在雇主的角度,還是勞工的角度?或許,讓我們跳脫人資的框架,從廣義的專業工作者觀點切入,比較能夠獲得解答。
事實上,如果想在企業環境工作,把事情做對、做好,並有所成就或深受重用,無論任何職務,都應該把自己的思考邏輯提升到雇主的決策高度。這就是常見的「要時時從老闆 / 主管的角度看事情」。換言之,從老闆 / 主管的角度看事情,才有機會做出老闆 / 主管希望看到的成果。
以上的工作技巧,也同樣適用在人資這項職務上。偏偏,人資的職責就是貫徹雇主在人力資源管理上的決策與制度,所以視不同雇主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哲學,以及每位員工對事物看法的差異,有時的確不免會站在勞方的對(立)面。
也因為如此,當人資最有挑戰、也是最有成就感之處,即是在貫徹雇主的人力資源管理決策與制度時,能夠融入人性關懷、顧及員工權益。
現今的人力資源管理者,已進階至「策略夥伴」(Business Partner) 的層次,就如同顧問一般,提供雇主人資決策方向建議。人資可以致力在基於企業營運效益的前提下,建議雇主採取促進員工福祉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措施,也說服員工接受、信賴公司所推行的政策,例如:提供優於法令的婚育友善假別日數、設計彈性工作制度、導入員工協助方案等,不只能讓員工安心工作、兼顧工作與生活平衡、提升歸屬感與生產力,也能讓雇主品牌增值,有利企業招募人才及優化ESG表現,進而提升企業競爭力,最終反映出好的營收成果。
如此,才有機會讓人資化解內心的自我矛盾,發揮專業價值,並協助企業邁向所謂「平衡效率與公平」的勞資關係。
========================================
●觀看更多「一起當人資 HR Together」教室文章:
●了解更多我在 104 Giver 社群的服務:
●觀看更多我的文章,歡迎到我的個人網站:
●透過 LinkedIn 與我建立專業聯繫:
========================================
【最後的最後】
★☆★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或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到您,請不吝大力按下方的「拍手」!!也歡迎多多「分享」與「收藏」,如果有任何心得或想提問的問題也可以「留言」告訴我喔! ★☆★
0 0 1533 0

熱門精選

104學習精靈

產品

06/11 10:09

【行銷速成班】從新手到高手的入門指南,599 搞定所有基礎
你想當行銷,但苦無經驗,屢屢被打槍嗎?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有專家引你入門,講解準備重點,讓你事半功倍!讓行銷新手養成課,帶你找到職涯突破點!
✔ 提供關鍵資訊:不同類型的行銷差異、薪資分析及職涯地圖
✔ 掌握AI技能:觀測行銷趨勢、善用AI輔助,提高效率
✔ 揭密業界實況:分享跨產業的行銷差異、甲乙方的秘辛,如何跟產業接軌
✔ 分享必備行銷工具:常用網站、技能,有明確學習方向,增強競爭力
✔ 主管錄取重點:了解企業看重的能力與特質,履歷撰寫重點
🔥 早鳥報名,前10位現享講師1對1履歷健診!
課程連結 >
1 1 4164 2
邱騰穎 Gavin T. Chiu

資深人資襄理

02/01 08:00

人資證照是必要的嗎?人資證照有加分效果嗎?|我要當HR!
「當人資有必要考取證照嗎?」「人資證照對找工作或升遷有加分嗎?」這是一個時常被討論到的議題。本文來討論有關人資證照的效力問題。
【人資「證照」是什麼】
中文「證照」是一個相對廣義的詞彙,在工作領域,它可以用來指涉除了學歷以外各種可供證明知識技能程度的文件,我們大致將證照區分成兩種,用英文表示分別是「license」跟「certificate」。
license 用白話說就是「法定資格」,也就是要從事什麼職業,就一定要考到的證照。像是律師、會計師、心理師、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師等,因為這些證照具法定效力,通常由國家舉行或委辦考試,唯有取得資格才能依法從事特定業務,找相應工作的錄取率自然就比缺乏資格的人要高出許多。
certificate 則是「註記特定事實的證明」,我們所探討的人資證照就是屬於這一類。當我們獲頒任何一張人資證照時,該證照代表持證者已經通過授證機構所規範的認證標準(例如修畢指定課程、通過指定測驗、繳交指定報告⋯⋯),具備這張證書所表彰的專業程度。
但是,因為沒有法定效力,就算不取得證書,還是可以從事人資工作。因此,也才會有「人資證照是否有效」的討論產生。大多數人詢問這個問題時,背後含意是:「企業招募人資人才,在評估人選的時候,到底會多看重人資證照?」
【人資「證照」在臺灣就業市場的效力】
學者曾經做過一項「人力資源管理師認證體系規劃研究」,雖然已是民國 93 年的研究,但是對應現況卻還是驚人地相符,包括「不同機構之間缺乏統一的專業項目分類標準跟考評方式」、「不同機構之間即使是相同的專業項目,認證內容也缺乏一致性」、「已具備相關知能者不可以跳過課程直接考試」等等。
當時採用專家訪談,專家的(反對)意見也還值得參考:
-企業界對認證態度不積極、不重視 HR 認證
-取得認證資格與就業之相關性低
-HR 實務經驗比訓練重要
-HR 能力很難訓練
當然,研究中也有列出認證的優點,且研究結論是肯定認證的必要性,但「由法令支援或政府主導認證作業」是專家最大的共識,而這件事目前尚未發生,目前僅有「就業服務乙級技術士」(就服乙級)是由政府頒發的技術士證照,但是對人資而言,就服乙級仍舊屬於 certificate ,因為國家並沒有規定只有就服乙級技術士才能從事人資工作。因此就服乙級在應徵人資工作上,並不一定能有效加分(視遇到的面試官而定)。
【人資「證照」vs. 人資「學歷」vs. 人資「經歷」】
另一個常討論的話題是,應徵人資到底是「證照」、「學歷」還是「經歷」重要?
這必須要回歸人力資源管理這項職業的特殊性。在企管領域的「五管」裡面,相較於其他四管能透過高度專業化、科學化管理,「人性」卻是難以掌控的。處理人資議題,需要的是對人的敏感度、同理心與智慧,也強調情商的重要性,而這些都難以透過制式的教育訓練養成,唯有憑藉個人特質與經驗累積。因此,企業選才首重工作經歷與個人特質,是很合理的考量。
至於學歷與證照相比,一來學校訓練的完整度與公信力遠高於證照課程,二來臺灣已經有不少人資相關系所,就業市場上有很多本科系人才可供選擇。同樣都是無經驗的應徵者,學歷的效果還是高於證照。
我認為,人資證照可能從以下的情境較能發揮功效:
■非人資科系新鮮人透過人資證照建立第二專長,結合兩項專長創造跨領域優勢(例如:資訊 + 人資、會計 + 人資)。
■在職人資想要補充非所轄職能的其他功能,藉此創造職務轉調的機會(例如:訓練人員取得薪酬證照)。
至於無經驗者(新鮮人或轉職者)想要透過證照進入人資領域工作,可能要從證照課程的附加價值著手(例如:從課程中認識講師、同學及機構承辦人員,進而透過人脈介紹人資職缺或內部推薦)。
【在臺灣能取得的國內外人資證照一覽】
【結論】
對於人資證照,請不要抱著錯誤期待,它最多只能成為加分項目,不會成為是否錄取工作或晉升職務的決定性因素;然而,它仍是一項有效的進修管道,因為它還可以帶來 5 大效益:
■成本效益:用低於在職專班與學分班的價格、時間及心力,取得人資能力佐證。
■人際效益:有機會拓展跨產業、跨公司、跨階層的同業人脈。
■視野效益:取得目前職務上難以接觸到的國內外最新規範、知識、技能與趨勢。
■資歷效益:在履歷或公司內部人事資料上,展現自己的學習力與獨特性。
■自我效益:取得證照的成就感、自我肯定、對人資職涯信念的正增強。
無論如何,只要願意投資自己、提升自己的價值,在職場上終有一日會獲得回饋。
註:本文完整內容,請見我的個人網站:
【人資】人資證照是必要的嗎?人資證照有加分嗎?在臺灣能取得的國際、本土人力資源管理證照總整理(上)
【人資】人資證照是必要的嗎?人資證照有加分嗎?在臺灣能取得的國際、本土人力資源管理證照總整理(下)
========================================
●觀看更多「一起當人資 HR Together」教室文章:
●了解更多我在 104 Giver 社群的服務:
●觀看更多我的文章,歡迎到我的個人網站:
●透過 LinkedIn 與我建立專業聯繫:
========================================
【最後的最後】
★☆★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或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到您,請不吝大力按下方的「拍手」!!也歡迎多多「分享」與「收藏」,如果有任何心得或想提問的問題也可以「留言」告訴我喔! ★☆★
3 0 3676 1

推薦給你

知識貓星球

喵星人

2小時前

專案經理(PM)必學!如何用Excel繪製簡易甘特圖?詳細步驟教學
專案管理師(PM)需要會製作甘特圖,以有效規劃和監控專案進度,確保各項任務按時完成,資源分配合理,並能及時發現和解決潛在的延誤問題,提高專案管理效率,而excel是繪製甘特圖初學者最容易上手的工具之一,以下將詳細介紹繪製步驟:
假設今天的任務表如下:
| 任務名稱 | 開始日期 | 持續時間(天) |
| 任務1 | 2024-06-01 | 5 |
| 任務2 | 2024-06-06 | 3 |
| 任務3 | 2024-06-09 | 7 |
步驟1. 【輸入任務數據】
將上述數據輸入到Excel表格中,確保有任務名稱、開始日期和持續時間這三列。
步驟2. 【計算開始天數和結束日期】
在新列中計算每個任務的開始天數(相對於第一個任務的開始日期),例如:
- 開始天數(E列):`=B2 - $B$2`
- 結束日期(F列):`=B2 + C2 - 1`
步驟3. 【插入長條圖】
➊ 選中“開始天數”和“持續時間”兩列的數據(不包括標題)。
➋ 點擊插入 ➛ 長條圖 ➛ 堆積長條圖。
步驟4. 【格式化圖表】
➊ 將水平軸反轉:
右鍵點擊水平軸 ➛ 格式化軸 ➛ 選中“反轉順序”。
➋ 設置開始日期條形為透明:
點擊圖表中的開始日期條形 ➛ 右鍵 ➛ 設置數據系列格式 ➛ 填充 ➛ 無填充
➌ 設置持續時間條形的顏色:
點擊圖表中的持續時間條形 ➛ 右鍵 ➛ 設置數據系列格式 ➛ 填充 ➛ 選擇顏色
步驟5. 【調整日期格式】
右鍵點擊水平軸 ➛ 格式化軸 ➛ 日期刻度 ➛ 根據需要調整日期範圍和間隔
【最終效果】
附圖是根據上述步驟生成的甘特圖
這樣的圖表可以幫助您在Excel中可視化項目計劃和進度。如果需要更多自定義選項,可以根據具體需求進一步調整。
0 0 51 0
你可能感興趣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