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精靈

吳振興 Jeff 知識長

經理

06/09 11:47

【財富是你身邊5個好朋友的平均?真的是這樣嗎?】

「你的財富是你最常接觸的五個朋友的平均」,這句話大家可能都聽過。但我個人覺得有點偏頗,因為財富是個結果,影響財富累積有很大層面,是來自於個人邏輯思維及價值觀,如果有人因為誤會這句話,進而費盡心思去結交那些有錢朋友,那得到的影響及幫助應該是有限的。
所以我會選擇這樣去描述,「你未來的樣子,是你願意接觸那些人的思維平均。」、「我身邊的人,是用怎樣的眼光看人生?」如果一直困在熟悉的小圈圈,想法就會變得單一,久了也會失去突破自己的可能性。
【不要去羨慕著其他人的成就,先去試著了解自己朋友的思維方式】
所謂的好朋友,通常都是個性相近且彼此相處愉快的,但相處過程中如果我們沒有把握機會去向他們學習,分開後終究還是兩個不同的個體,一個人進步的關鍵,不是朋友做什麼工作、賺多少錢,而是他們平常怎麼看待挑戰、學習、選擇和價值觀。
我們可以嘗試用這些問題去確認
🔔 成長導向:當你提出一個新想法,他們是說「你應該會失敗」還是「我們怎麼試試看」?
🔔 反脆弱性思維:當你想提升自己,他們是說「這樣太累了吧」還是「這個主意聽起來不錯」?
🔔 價值創造導向:當你說想離開舒適圈,他們是說「你這樣已經很好了」還是「你值得更好的生活」?
思維決定行為,行為累積出結果。如果你的朋友圈總是以保守、否定、嘲諷的方式回應新的可能,那麼久而久之,你也會開始縮小自己的眼界與想像。
【圈子不是要換掉,而是「升級」與「打開」】
如果發現自己現有的圈子需要改變,這裡要說得更清楚一點,不是直接拋棄現有的老朋友,而是要有意識地讓自己打開新圈子。朋友圈可以有不同層次,就像一棟大樓,不是每一層樓都要住,但你可以學著搭電梯上去看看風景。
提出幾個建議可以去嘗試的方式:
🔔 參加跨領域社群:認識與自己不同背景的人,可以增加環境的刺激,重新理解「選擇」與「思維」的多元。
🔔 主動追蹤高質量內容:所謂的好朋友並非一定要在身邊,有些人即使你不認識他,但他寫的內容、做的事能帶給你價值觀上的影響,那也是一種「非實體圈子的陪伴」。
🔔 一年安排一次「破圈行動」:參加工作坊、異業合作、跨部門專案,刻意製造「自己不習慣」的場景,才會長出新的能力。
【朋友可以影響你的思維及財富,而你可以選擇你的朋友】
我們從國小到出社會,這段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很多人,也有機會結交到摯友,這是很難能可貴的友誼,但在成長這部分,若我們沒有把握機會,學習身旁朋友好的思考,又或者是讓自己身處難以學習的環境,勢必也會限制了自己的成長。
破圈的目的,不是要你捨棄過去,而是選擇為自己創造更多可能的視角。人生有時不是輸在不努力,而是輸在一開始就沒看見其他的方向。
0 0 24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