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想智庫

斜槓、數位行銷、雲端科技新知、在職進修小教室、雲想智庫、IELTS、雅思邦幫忙

謝建章

Martech 行銷科技長及TAAA 台灣留澳校友會理事

2022/05/16

如何在Nabi上開教室

近期在BeAGiver的線上讀書會或是在FB社團都看到很多Giver提到想開教室但卻又不知如何下手,就讓小弟來跟大家分享吧!
1. 專長及興趣盤點
建議各位Giver先幫自己做專長及興趣的盤點,簡單的說就是先將自己的專長及興趣列出,我們多數的專長都是在工作中養成的,有的興趣甚至是從工作中延伸的,這些都有可能成為教室中的養份。
2. 為教室的方向定義
再將最想或最拿手想要分享的部份勾勒出來。以我自己為例,目前開設三間教室,都與我的專長或是斜槓的經驗有關。
雲想智庫: 與我的Martech行銷科技的相關事務,內容與數位行銷及電商有關。
雅思邦幫忙: 從我的英文教學經驗中抓出與104有關連的部份,如英文自傳撰寫,外商面試CV準備,又或是職場英文等。
在職進修小學堂: 非英文類的在職進修,履歷健診與職涯診所常見問題的深入版回覆等都放在此。透過專文可以讓更多的 Taker 有系統的獲取相關的知識,從而簡少重複發問的必要性。
3. 為教室命名
這也是在開教室時最頭痛的,我建議可以找個有趣的或是讓人一看就知道的命名,我的三間教室中,在職進修算是最顯而易懂的,雅思邦出自IELTS,雲想智庫原本是我在創業初期的專案名稱Cloud Think Bank,這些都出自我的職涯,idea 也可以Recycle喔!
4. 內容產出
很多Giver開了教室後卻不知要放什麼,其實我最早開設的雲想智庫是延續我在104教室Clazzroom中所開設的同名教室,將我最愛分享的科技新知再度搬進Nabi中。最新開設的雅思邦其概念來自履歷健診中有很多關於英文CV或是外商interview的提問,因此將這些FAQ集結在此,就不用一再重複去回應相同的問題,也可促進平台間的連動。
內容的產出我建議就從自我分享著手,也不用先去看看它人是否有產出類似的東西,每個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或專長不盡相同,就算都在討論同一個議題,其內容也不會是一樣的。
5. 發文頻率
這部份我覺得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畢竟內容的製作是需要時間的,只要不影響工作及生活的狀態下產出就好了! 一週一篇或是一個月兩篇都可以,關注人數或是觀看次數都不是重點,只要可以幫助到人,那怕只有很少數都是一種功德。
4 0 32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