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

104人力銀行 / 玥鴻醫材股份有限公司 / 視光師 / 符合度分析
視光師 玥鴻醫材股份有限公司
我要應徵
符合度
?
履歷符合度: 履歷:
登入計算
適合度
?
性格適合度: 性格:
登入計算

學歷

未具備

專科

經歷

有已符合的經歷忘了填寫嗎?記得定期 更新履歷

學習推薦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104學習

產品

2024/07/02

護眼秘訣:這9點有效預防近視,上班族千萬要注意,用眼20分鐘要休息...
現代人生活離不開手機、電腦和其他電子產品,長時間使用這些設備容易導致眼睛疲勞,甚至引發近視。為了讓大家能夠擁有健康的視力,以下提供幾個簡單又實用的護眼方法,幫助你預防近視,保護眼睛健康。
1. 遵循 20-20-20 法則
每使用電子螢幕20分鐘,休息20秒,遠眺20英尺(約6米)外的物體。這個簡單的練習可以有效緩解眼睛疲勞,減少近視發生的風險。
2. 保持良好用眼姿勢
閱讀時:保持書本或屏幕距離眼睛約30-40公分,確保光線充足但不過於強烈。
使用電腦時:調整屏幕高度,使其略低於眼水平線,減少眼部肌肉緊張。
3. 控制電子產品使用時間
儘量減少連續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每天累計使用時間不超過2小時。尤其是兒童,更應控制在合理範圍內。
4. 均衡飲食,補充營養
多攝取富含維生素A、C和E的食物,如胡蘿蔔、菠菜、橙子和堅果,這些營養有助於維護眼睛健康。
5. 定期進行眼科檢查
每年進行一次全面的眼科檢查,及時發現並矯正視力問題。尤其是對於有近視家族史的人群,更應定期監測視力狀況。
6. 進行戶外活動
每天保證至少1小時的戶外活動,陽光下的自然光線有助於控制近視的發展。戶外活動不僅能放鬆眼睛,還能增強體質。
7. 看遠方和綠色植物
多看遠方和綠色植物,可以放鬆眼部肌肉,緩解眼睛疲勞。綠色植物能夠舒緩眼睛壓力,有助於保持視力健康。
8. 使用護眼產品
考慮使用護眼燈或防藍光眼鏡,這些產品可以有效減緩藍光對眼睛的傷害,保護視力。
9. 注意用眼衛生
不揉眼睛,尤其是在手不乾淨的時候,避免感染。定期清潔眼鏡和隱形眼鏡,保持用眼環境的清潔衛生。
通過以上方法,你可以有效保護眼睛,預防近視的發生。記住,健康的視力需要長期的關注和保護,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為眼睛健康努力!
看更多
1 1 1010 0
蔡威廉

亞太區副總裁 業務 行銷

2022/01/16

轉換行業/公司/職位的二三事 - (一)
歡迎關注威廉的教室 https://nabi.104.com.tw/room/10047711
初入職場的第一份工作, 往往是最難找的, 所以很多人的第一份或是前幾年的工作, 可能不一定是自己最喜歡的行業或是職位, 工作幾年之後, 對職場比較了解, 會想要轉換行業是很正常的, 也幾乎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一個過程, 那麼該怎麼做職涯規劃和轉換行業/公司/職位呢?
經常在職涯診所看到以下的問題,
1. 我現在從事xx職位, 我想換到xx職位/公司, 我有機會嗎?
2. 我想轉換行業, 但我已經三十幾/四十幾/五十幾歲了, 我還有機會嗎?
3. 我想轉換到xx職位, 是不是需要去唸相關科系或是考證照?
4. 現在在小公司, 想換到大公司, 更有前途和制度, 要怎麼換?
站在管理者和招聘者的角度, 總結幾個建議,
1. 想要轉換的拉力和推力
會想要轉換行業, 大概會有幾個原因, 一方面可能是推力, 也就是在現在的公司和行業裡做的不快樂或是沒有興趣, 另一方面是拉力, 就是想要回到自己有興趣的行業, 或是其它看起來更有前途的行業和公司, 也可能是想換個職位. 想要換工作是很正常的, 了解自己為什麼想要換工作的動機也很重要, 如果是因為工作內容的關係, 也可以先找自己的主管談談, 因為有一些在現在公司遇到的問題, 換了工作/職位也一樣有可能會遇到, 所以不要單把換工作當做解決問題的一個方法, 往往人不會因為單一的原因換工作/行業, 如果能因為轉換職位/行業, 同時解決拉力和推力的問題, 會是最理想的.
2. 轉換跨半步
轉換行業和職位, 是件難度不低的事, 也有很多人因為如此, 不敢嚐試去找, 或是投了履歷也經常石沉大海, 身為管理者, 找人的時候不一定會要找100%符合條件的人, 通常只要有50%左右的符合, 就可以給予面試的機會, 所以比如你現在是傳統產業的業務助理, 想要轉到科技業的業務, 我會建議可以分兩步走, 可以先投傳統產業的業務工作(換職位不換行業), 或是先投科技業的業務助理工作(換行業不換職位), 如果一次跨半步, 然後多跨幾次, 這樣在找工作的時候, 會有比較多的機會, 做起來入手也會比較快, 只要記得你最終的目的是什麼職位, 等做了1-2年, 不超過3年, 就可以再跨另一個半步去往自己理想的職位前進.
(待續)
看更多
6 0 4566 4
蔡威廉

亞太區副總裁 業務 行銷

2021/12/17

疫情期間海外求職 你不能不知道的六件事 - (一)
很多人嚮往出國工作, 一方面可以見識不同的人文地理文化, 另一方面是在不同的國家存在不同的機會, 有些機會可以帶來更多的薪酬以及快速升遷的空間. 2020年初開始的疫情, 重新洗牌了很多行業, 乍看之下好像重創了每一個行業, 但實際上也創造了很多新的機會, 這個系列的文章會針對海外工作進行討論, 也一併分享海外工作的機會和優缺點
1. 機會和需求
電商行業, 在疫情之前就已經蓬勃發展, 而在疫情之後更是突飛猛進, 以前是比價或是找商品的網站, 如今在很多國家幾乎已經生活中成為不同或缺的一環, 因為只剩電商平台能夠買民生必需品以及快速的送達, 疫情加快了電商在資訊流, 金流以及物流上的進步, 把原來可能需要3-5年的進度在3-6個月完成, 比如東南亞的電商原來佔比很低, 約整體市場5-15%, 因為金流是個問題, 東南亞和南亞的信用卡持有率低, 所以付款不方便, 但現在為了買民生用品, 只好想辦法解決線上付款或是到府收款的能力. 另一個需求轉移的例子是娛樂, 因為不能出國也不能看電影, 所以導致在家看電影和看劇的需求大增, 導致線上串流的平台需求大增, 一部份的娛樂需求也轉移到遊戲和電競上, 讓遊戲需求暴增.
過去兩年, 因為疫情的關係, 國際旅行大幅度減少, 貨運時間和成本的提高, 各國不同的封城與鎖國政策, 看似帶來了很多困難, 但也產生了很多機遇. 出國工作的機會, 也產生了很大的變化, 在優點和缺點上, 都有一定程度的放大. 以科技業來說, 因為各種產業改為在家工作, 不管是科技軟體或是硬體上, 都出現了"井衝"的需求, 也因此創造出了大量的職缺, 不管是軟體工程師, 工廠的作業員, 或是前端的行銷與業務人員, 都出現很多新的職缺, 但並不是每個國家出現的工作機會都是相同的, 所以如果你的著眼點在自己所在的城市或國家, 可能就比較沒有感受到這些機會, 但如果可以考慮接受不同城市或國家, 那機會就會更多, 當然另外一個方面就是, 有越來越多的工作可以遠端上班, 也是另一個趨勢.
2. 海外工作與本地工作的差異 - 溝通力和語言
海外工作和本地工作的差異非常多, 有些差異是因為不同的國家, 有些差異則是因為不同公司的文化, 比如我以前在南非擔任業務, 除了負責客戶, 還要保持跟總部的連繫, 需要協調時差帶來的效率問題, 以及溝通文化的差異 - 有些總部的想法不能直接傳達給當地的員工和客戶, 會造成誤會, 又比如我在北京某PC龍頭廠負責海外市場, 雖然說的都是中文, 但其實用字遺詞仍然需要調整, 就比如說, 台灣說的"工作很操"跟大陸說的"工作很操"就完全是兩件事; 在新加坡的龍頭大廠上班時, 是英文環境, 但更挑戰的是, 不同國家的工作文化, 比如新加坡有名的"Kiasu" (怕輸) "Kiasi" (怕死)心態, 就變成在推進工作時, 經常會卡在沒人願意負責任就不能推進, 或是總是需要找一個人扛全部負責, 不管他的工作職責是什麼; 或是本質上是全英文工作環境但本質上是華人心態, 因為公司人種眾多, 但對紅毛(歐美人士)和華人會出現不同態度的落差, 這並非個別公司的區別. 但如果能夠克服這些挑戰, 也能在短期之內脫穎而出. 海外工作的挑戰看似是語言能力的挑戰, 但真正的挑戰是溝通力, 怎麼樣在不同國家, 不同人種, 不同文化, 不同語言口音之下, 達到最高的工作效率會是關鍵.
- 待續 -
看更多
4 0 868 0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我要應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