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的那場提案會議,我到現在還記得很清楚,一家知名五星飯店,從董事長到一級主管全員到齊。我們準備了完整的網路行銷住房提案,數據分析、預算配置,樣樣不少。
結果董事長一開口就讓全場安靜了:「我們20年來從來沒有花錢做過廣告,住房率一直維持在九成以上。」語氣帶著一種「我們根本不需要廣告」的自信,我非常佩服董事長的卓越經營能力,當然,我們的提案被打槍了。我也沒花時間力氣要說服,畢竟對方有自己的經營想法。不過我記得董事長後來還是有評估其他方案,看起來心裡多少還是有些影響。
前天看新聞,看到同一位董事長接受媒體採訪說:「前年住房率約8成5,去年為8成,營收少掉5000萬,今年比去年還慘...」
看完報導我真的有種複雜的感覺。不是幸災樂禍,而是深深感受到這個時代變化的殘酷。過去20年的成功模式,在疫情後時代突然失效了。消費習慣改變、旅遊型態轉變、競爭對手增加,加上整體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
這讓我想到:什麼時候開始做行銷才不算太晚?
當住房率從九成掉到八成五,再從八成五掉到八成,然後繼續往下滑的時候?還是應該在九成的時候就開始思考如何維持領先?
我想分享一個觀察:最好的行銷時機,往往是在你覺得還不需要的時候。
就像健康的人更需要運動,賺錢的公司更需要投資未來。
現在回想起來,那場提案會議教會我的不只是如何面對拒絕,更是讓我深刻理解到「成功經驗」有時候會成為最大的盲點,市場不會因為你過去的輝煌而給你永遠的保證。
每個企業老闆都有自己的經營技巧,但這個故事提醒我,無論是做行銷的我們,還是各行各業的經營者,都需要時時保持對變化的敏感度。未雨綢繆,永遠比臨時抱佛腳來得有效。
你們怎麼看?在自己的工作或事業裡,有沒有遇過類似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