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精靈

104人力銀行 / 潮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研發一部)資料工程師 / 符合度分析
(研發一部)資料工程師 潮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我要應徵
符合度
?
履歷符合度: 履歷:
登入計算
適合度
?
性格適合度: 性格:
登入計算

學歷

未具備

大學

經歷

不拘
希望您擁有
資料工程師
有已符合的經歷忘了填寫嗎?記得定期 更新履歷

學習推薦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黃逸旻 知識長

Arete亞瑞特數位社群行銷Founder CEO

1小時前

🔥【 數位社群行銷自救箱:免費自檢表 】
這次的「自檢表」題目:「你們的 LINE 官方帳號還健康嗎?」
快填看看你是撿到「便宜」還是撿到「木倉」!
LINE 是許多品牌的「私域寶庫」,是維繫忠實顧客的重要管道。但如果你們的LINE只會「發優惠」「丟促銷」,用戶看膩、點開率低、封鎖率高,那你可能正流失一批最有可能回購的熟客。你以為你們LINE經營得不錯?真的嗎?快用 Steven 幫你準備的『免費自檢表』檢驗一下吧!
👇【 自檢開始:每題 5 分,總分 100 分 】
01. 是否有設定品牌專屬的 LINE 官方帳號名稱與頭像?
02. 是否設有歡迎訊息與自動回覆流程?
03. 是否區分不同用戶族群進行分眾推播?
04. 是否定期(如每週/每月)更新貼文內容?
05. 是否有經營聊天室內容(非純公告式發文)?
06. 是否使用圖文選單提供用戶導覽與快速點選?
07. 是否投放過 LINE 廣告(含加好友/導購等目標)?
08. 是否設定推播排程而非即興群發?
09. 是否設計過互動型訊息(如問卷、選單、投票)?
10. 是否善用 LINE OA 數據後台查看點擊率/封鎖率等指標?
11. 是否曾進行好友人數成長活動(如抽獎、優惠碼)?
12. 是否將 LINE 與網站、社群整合互導?
13. 是否設計過 LINE 限定內容(如獨家優惠、早鳥消息)?
14. 是否整理常見問題導入自動回覆機制?
15. 是否監控 LINE 封鎖率並分析原因?
16. 是否會根據節日、事件、時事設計貼近生活的貼文?
17. 是否有規劃每月主題與行銷節奏?
18. 是否建立 LINE 好友經營 KPI(例如開信率、導購率)?
19. 是否利用 LINE API 進行進階互動開發(如會員綁定)?
20. 是否曾針對用戶進行 LINE 經營滿意度或需求調查?
📌【 自檢分數結果 】:
✅ 80 - 100 分:恭喜!你們的 LINE 是超強私域利器,撿到大便宜!
⚠️ 50 - 75 分:還不錯!但有潛力可以再精準推播與深度互動
❌ 低於 50 分:危險!LINE 只剩形式,顧客都在滑掉,這次撿到「木倉」啦!
💡【 Steven 提醒 】
LINE 經營得好,是品牌私域中的黃金名單庫。別再只是「發折扣」,請你重新認真看待 LINE 的溝通力與轉換力,用這份自檢表,找回它的價值!
💬【 留言分享你的分數 】
你們的 LINE 得幾分?快留言告訴 Steven!也別忘記追蹤《Steven 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下一波免費自檢表火速更新中!
#數位行銷自救箱 #LINE官方帳號健康度 #LINE行銷策略 #免費資源 #數位私域經營 #Steven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
看更多
0 0 3 0
黃逸旻 知識長

Arete亞瑞特數位社群行銷Founder CEO

06/18 19:00

【 本周 TOP 精彩數位社群行銷 】case studies W34 翅味大翻唱
🔥 行銷解析:Wingstop × Latto《Latto’s Lemon Herb Remix》期間限定聯名雞翅 🔥
🪧 品牌名稱
Wingstop
✨ 行銷目標
Wingstop 攜手嘻哈女王 Latto 推出期間限定「Lemon Herb Remix」乾粉,透過 MV 級廣告與社群話題,把音樂熱度轉為味覺 FOMO。目標在暑假檔期吸引年輕族群與忠實雞翅控搶鮮嘗,並導流 APP 與外送下單,放大「百味之王」品牌識別,推動門市與線上營收雙成長。
✨ 策略手法
72andSunny 將 Latto 熱門單曲鼓點混入撒粉聲,製作「吃翅也像拍 MV」的視聽體驗;廣告同步登陸 TikTok、YouTube 與院線大銀幕,並以 FOMO 倒數貼圖鼓勵 UGC。門市結合 AR 濾鏡舞蹈挑戰,搭配「說 Latto 口令送翅」語音優惠,精準撩動年輕客群分享與試吃。
✨ 執行創意
影片開場 Latto 駕跑車帥氣進飯店,紅毯鏡頭隨節奏擺動;電梯門一開不是新專輯,而是一桶檸檬香草乾粉雞翅。特寫撒粉、翻翅、沾醬的 ASMR 畫面,歌詞「Put it on da floor」被改唱「Put it on da wings」,最後 Penthouse 眾好友開派對狂嗑收尾,爽感直衝味蕾。
✨ 效益結果
首週 Wingstop 社群聲量飆 230%,影片觀看突破 2,600 萬;#LemonHerbRemix 躍上 TikTok 美食趨勢榜前三。限定口味佔同期雞翅訂單 28%,APP 下載較去年暑期增 45%。消費者調查中,「創意口味」品牌聯想度提升 18 個百分點,成功證明「口味才是主角」的戰略價值。
✨ 應用啟發
台灣炸物品牌若想複製「歌手 × 新口味」玩法,先找潮流音樂人客製味粉,再把歌詞改成吃的梗。例一:鹹酥雞店聯手高雄饒舌歌手推「海派烏魚子 Remix」,MV 直接在六合夜市拍,線上預約餐盒附下載碼可聽未發表 Demo;例二:珍奶品牌攜女子團體出「荔枝花椒 beat」,門市裝互動點歌機,點飲同時選歌,全店一起搖。
訣竅三步:
1. 產品要真好吃
2. 音樂最好能尬舞拍 Reels
3. 加限時口令「唱一句送加料」刺激分享。
再補一句台語「呷 × 聽尬擱香」,粉絲邊吃邊播,營收自然噴。另外可串夜店或嘻哈節票券,點套餐抽 VIP 席製造二波熱度;地方創生攤車巡迴校園同步開唱,讓年輕人打卡洗版,從線上燒到線下,業績笑著破表。
引用出處:
・Wingstop
・Agency: 72andSunny
🤝 各單位邀課或行銷需求:歡迎私訊聯絡!
或洽 smallballmj@gmail.com
看更多
0 0 53 0
吳振興 Jeff 知識長

經理

06/18 10:59

【你知道GPT,正在每天偷走你的思考力嗎?】
前幾天跟同事聊天,有談到GPT目前與人之間的互動性,因為GPT給的情緒價值很高,回覆內容也算全面,所以有越來越多人會養成一個習慣,就是不管是做報告、發信件、整理資料、甚至是人際關係、男女交往、都會先「問看看GPT是怎麼說」,然後再整合進自己的想法。
原本這樣做也沒有太大問題,因為GPT的最大功能就是要節省時間,但有一類的人可能變得只會「問」,卻不再「想」了。
交資料來不及->輸入prompt->結果複製貼上->多的時間繼續用來玩樂->交資料來不及->再次輸入prompt->結果複製貼上
在這個過程中,乍看之下真的賺很大,好像變成努力學習的人都是多餘,卻忘記GPT只幫你過了這關,但自己卻在這個過程中,完全沒有得到收穫。
AI是來幫你「強化現有思考」,而不是來「取代你自己思考」。
【GPT不是最終解答,而是起始火花】
因為GPT可以快速整合資料,以前如果要整合思考很多項目是困難的,現在可以讓GPT做為快速增加思考點的工具,這樣可以讓我們的思維更開放,也能啟發更多的創意點。可以先請GPT開出幾個方向,然後再開始思考。
哪一個更貼近我的需求?又或是我可以進行補強? 我該如何加入更多觀點?
這樣GPT對我們來說,就不會是一prompt一出,複製貼上,控制的主導權還是在自己身上。
【用對話來強化自己思考,也讓GTP了解你的需求】
有時候我會覺得下prompt跟夥伴講話很接近,一個很模糊攏統的prompt,也就會得到一個很虛的結果,又甚至與需求不同,但如果你嘗試去補充你的需求跟內容,等同也是在修正自己的溝通方式,如何每次都能給出一段好的prompt,其實也是鍛鍊自己跟夥伴溝通的要點。
再來GPT也需要更了解你,如果每次下prompt都是得到一個AI感很重的內容,那表示你跟GPT之間也還沒有建立出完整的連結,所以多試著花時間與GPT對談,也能讓自己更了解如何調整溝通方式。
【只複製不學習,我們就只是個內容搬運工】
GPT可以依照需求生成很多有用的資料及內容,而且看起來也很合理,但這終究是GPT產出的,我們不會因為用GPT產出了1,000篇優質的內容,自己就成為一個優秀的文章大師,反而就像是吸毒一樣會越陷越深,變成沒有GPT就什麼都不是的一個人。
這樣的結果光想想就覺得可怕,所以我們除了在產出優質的內容時,同步去了解背後的邏輯及思維,並且嘗試用自己的語言去理解,不要認為自己寫的沒GPT好就不去做,因為這個動作才是讓自己從「資訊搬運工」變成「思考加工師」。
【不要把GPT當作「生成工具」,而是「訓練工具」】
我自己會把GPT當成是陪練,就是讓GPT來出題目,然後我去回覆,然後請GPT來評分,甚至當作是辯論的對手,在這樣的過程中不僅GPT可以更了解你的思維邏輯,同時也可以提出自己一些思考的盲區,這部分幫助我非常多,也能夠刺激我去思考更多更全面。
【有GPT不代表就一定要樣樣全靠GPT,試著自己思考解決】
這句話聽起來有點奇怪,明明就有好用的工具,為什麼還要花時間自己去解決,其實這是因為你不可能在會議中、對談時、突然跟對方說我查一下GPT後再進行回覆,卸下GPT之後的人才是真正的你,所以適度思考不要太過依賴,也是真正讓自己成長的好方法。
從「只會問AI的人」,變成「善用AI學習的人」,讓自己來決定「我怎麼想、怎麼說、怎麼做」
用GPT會不會每天偷走你的思考力,這並沒有絕對的答案,因為答案存在自己的使用方式之中。
看更多
0 0 84 0
黃逸旻 知識長

Arete亞瑞特數位社群行銷Founder CEO

06/17 19:00

🔥【Steven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每週爆紅X光片】
EP09|TikTok 推出 AI 虛擬代言人「Symphony」,重新定義內容行銷時代!
2025 年,TikTok 正式發布 AI 廣告創作平台「Symphony」,允許品牌使用 AI 生成的虛擬人物來拍攝廣告影片,包括試穿展示、產品開箱等內容。這不只是技術創新,更是一次改變行銷創作流程與品牌敘事邏輯的數位革命。
本週 Steven 就帶大家一起拆解這波 AI 創作者浪潮,品牌該如何掌握?行銷人能如何應用?
🚩【 一、TikTok 在 AI 廣告平台做對了什麼?】
📌 品牌行銷手法-打造 AI 代言人,創造虛擬品牌人設
・Symphony 讓品牌不再依賴真人 KOL,而是擁有可控、永不失言的 AI 虛擬代言人。
・這些 AI 角色外型、語調、風格全可客製,與品牌形象高度一致,降低品牌風險。
📍我們學習到什麼?
→ 品牌不一定要倚靠網紅,而是能「創造自己的人設資產」,並長期經營。
📌 數位行銷操作-高速生成內容,壓縮時程與預算
・Symphony 能快速產出符合品牌風格的多語系影片,適合用於跨境電商與多市場推播。
・大幅節省拍攝、剪輯、測試等流程,讓行銷反應更即時、A/B 測試更靈活。
📍我們學習到什麼?
→ AI 行銷的價值,不只是創意,而是提升內容「生產力」與「應變速度」。
📌 社群議題行銷-引發虛擬代言話題熱潮
・品牌推出 AI 代言人後,可設計「虛擬開箱」「AI 試穿」等話題內容,引發討論。
・TikTok 本身即是話題孵化器,當 AI 角色具有人設或幽默互動時,更容易成為迷因素材。
📍我們學習到什麼?
→ 新一代的社群內容不只「靠人」,而是「靠設計角色故事+社群互動腳本」。
📌 行銷平台佈局-全域短影音平台整合應用
・Symphony 讓品牌可針對不同市場輸出 AI 影片,例如以英語、韓語、西語同步投放廣告。
・並可結合 TikTok 內建的音樂、濾鏡與演算法推播,強化平台內部內容表現。
📍我們學習到什麼?
→ 行銷平台要思考「內容即廣告」,當平台給出原生創作工具,品牌就應主動參與共創。
🚩【 二、如何實作這套 AI 行銷模式?】
✅ Step 1:打造虛擬品牌角色或代言人
・可由 AI 影像生成工具+配音 API 製作第一代品牌 AI 人物。
✅ Step 2:規劃內容類型與應用場景
・根據行銷需求規劃「試穿」「開箱」「介紹」等內容腳本。
✅ Step 3:產出多版本影片進行 A/B 測試
・快速迭代,測試不同造型、語調或腳本版本的社群反應與轉換成效。
✅ Step 4:設計社群互動與迷因擴散點
・設定角色語錄、挑戰活動,鼓勵使用者創作二創內容或回應互動。
🚩【三、啟發是什麼?】
👉 AI 內容行銷的下一站:品牌可以不再找代言人,而是打造自己的虛擬人設,成為品牌永不下班的創作引擎。
・行銷從「人找人」變成「品牌創角色」。
・內容從「預算限制」變為「AI自動化產出」。
・社群從「蹭網紅」轉向「自己成為話題」。
・平台從「投放廣告」轉為「內容共創者」。
這波 AI 角色行銷浪潮來得又快又猛,品牌與行銷人該準備好跟上這場創作革命!
💬 你會讓你的品牌也擁有一個 AI 代言人嗎?或者你想怎麼用它創造話題?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每週行銷爆紅X光 #TikTokAI #Symphony #AI虛擬代言人 #數位內容創作 #品牌角色設計 #Steven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
實行這些行銷方案?  急找網路行銷專家?
【 亞瑞特服務簡介 】 https://www.aretedigitalsocial.com/
🤝 各單位邀課或行銷需求:歡迎私訊聯絡!
或洽 teacher@areteinc.com.tw
Arete 亞瑞特擁有專精各社群領域的人才,公司定位為「全方位」 「科學化」 「數位社群顧問」專業行銷團隊,是首創全員證照化的行銷公司。
可植基於全領域人才之專業,為品牌提供見樹又見林,完整的 Total Solution!
我們專為企業品牌提出的商業目標與問題,以行銷專案提出解決方案!O2O ecosystem 一站式打造!年度行銷規劃執行、Campaign、自媒體經營等,皆擁有豐富經驗!
Arete 亞瑞特數位社群行銷,過去長期服務眾多知名品牌主如:服務客戶包括保時捷、HBO、資生堂、三菱電機、第一銀行、Acer、台北市政府、白蘭氏、輝瑞藥廠、飛利浦、台北市觀傳局、永豐餘、新秀麗、7-11、統一集團、Tutor ABC、德國萊因、耐斯集團、王品集團、保樂力加、乖乖、COCO 等⋯⋯並勇獲金手指、TOP Digital、梅花獎、行銷傳播傑出貢獻獎、金投賞等行銷獎項,具備業界首屈一指的數位社群行銷成功經驗。
看更多
0 0 72 0
黃紫羚

美容SPA講師

06/16 21:51

沉浸式越式洗頭水療分享
目前市場上最火熱的越式洗頭,舒壓按摩我們有臉部按摩肩頸按摩以及頭部精油療法搭配上就成了最棒的療程。
以臉部管理為主的課程,搭配舒壓按摩洗頭滿足客人的需求,每次客人做完皮膚管理之後直接就可以洗頭髮不用跑兩個地方就可以完成就可以讓自己美美的出門直接去上班約會聚餐非常的棒
看更多
0 0 151 0
104學習精靈

產品

06/12 16:49

如何產出好的 Prompt?讓 AI 成為你真正的幫手+ 五種常用 Prompt 範本
近年來,AI 工具如 ChatGPT、Claude、Gemini 等快速進入我們的工作與生活,不論是寫文案、總結報告、規劃行程,甚至是撰寫程式碼,只要下對指令(prompt),AI 幾乎無所不能。
但問題來了:為什麼我問的問題,AI 給的回答總是不夠精準?
這時候,你可能缺的不是一個更聰明的 AI,而是一個更好的 prompt。
本篇文章將帶你一步步掌握「好 prompt」的四大原則 + 五種實用範本 + 常見錯誤避雷指南,幫助你從「AI 使用者」進階成「AI 操控師」。
一、什麼是 Prompt?
Prompt,簡單來說就是你對 AI 下達的「指令」或「提問內容」。
它的形式可能是:
一段文字(例如:「請幫我寫一封推薦信」)
一個問題(例如:「如何向上管理主管?」)
一組指令(例如:「用表格整理優缺點,並推薦最適合的解法」)
Prompt 就像你對 AI 下達的任務說明書,越清楚、越有邏輯,AI 才越能對症下藥。
二、好 Prompt 的 5大原則:CLEAR
我們建議用以下的「CLEAR」五字訣,來檢查你的 prompt 是否足夠明確:
C - Context(情境)
提供背景資訊,讓 AI 理解你的角色、目的與任務脈絡。
➤ 例:「我是一位求職中的社會新鮮人……」
L - Language(語氣與格式)
指定你想要的語氣風格、格式形式或語言版本。
➤ 例:「請用輕鬆幽默的語氣」、「請用英文回答」
E - End Goal(輸出目標)
說清楚你想要的最終結果,讓 AI 知道你是要報告、表格、文案還是清單。
➤ 例:「我要一篇 500 字的部落格草稿」
A - Action(動作)
告訴 AI 你要它「做什麼」——例如撰寫、比較、總結、建議等。
➤ 例:「請幫我比較這三個方案的優缺點」
R - Rules(規則)
有特定限制或格式規範的話要明講,例如字數、語氣、格式或禁用詞。
➤ 例:「限制在 200 字內」、「不要使用專業術語」
三、五種常用 Prompt 範本
以下是五個實用的 prompt 模板,無論職場、學習還是生活應用都相當好用:
1. 會議紀錄整理 Prompt
「我是一名專案經理,以下是我們產品開發部門的會議紀錄。請幫我整理成正式內部報告,內容分為三段:1. 會議摘要(限 100 字內)、2. 決策事項(條列式)、3. 待辦事項(包含負責人與期限)。語氣請保持正式精簡。」
2. 專案建議書撰寫 Prompt
「我是一位行銷專案負責人,目前正在提報一個新品行銷提案,目標是提升產品曝光率。請幫我撰寫一份約 500 字的專案建議書草稿,包含以下四段:1. 專案背景、2. 行銷目標、3. 執行方式、4. 預期效益。語氣請保持專業、有說服力,採用第三人稱,不用提及預算細節。」
3. 表格資料統整 Prompt
「以下是三個工具的特性說明,請幫我整理成 5 欄表格(項目名稱、說明、優點、風險、建議採行對象),表格格式適合投影片簡報中使用,內容限於 20 字以內/欄,語氣請精簡明確,避免冗詞。」
4. Email 撰寫 Prompt
「請幫我撰寫一封給內部人資主管的 Email,主旨是:申請部門教育訓練預算。語氣正式但親切,內容包含三段:1. 教育訓練目的與效益、2. 執行時程與預估費用、3. 對團隊發展的幫助。結尾請加入敬語與簽名,整封信字數控制在 250 字以內。」
5. 方案比較分析 Prompt
「我是一位採購經理,正評估三個軟體工具供應商,目的是選出性價比最佳的方案。請幫我以表格形式,從五個面向(功能完整性、價格、技術支援、使用便利性、風險)比較三者,並以條列方式給出建議首選及選擇理由,語氣請保持客觀分析。」
四、避免 3 個常見錯誤
◆問題太模糊:「幫我寫一下這個」,寫什麼?給誰看?用途是什麼?AI 根本抓不到重點。
◆輸出格式沒說清楚:你想要清單、表格、段落還是流程圖?請先講清楚。
◆一次問太多:AI 回答會變散亂。先拆解問題,一步步來,效果更好。
Prompt 是一種新時代的溝通力
AI 工具不會自動變成你的超能力,會提問、懂得溝通,才是未來的關鍵能力。
把 prompt 當作你對 AI 的「任務設計」,越清楚,AI 越能「幫你幫到點上」。
從今天開始,練習寫好 prompt,就是你打開 AI 潛力寶庫的第一步!
看更多
3 0 2349 4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我要應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