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庫設計原理

課程資訊 課程大綱 開課單位 常見問答
Loading...
線上課程

資料庫設計原理

4568次瀏覽
NT$100
優惠現領
9 折
【指定課程:限定優惠】
課程資訊
本頁面課程內容及活動資訊概由廠商提供,部分內容非屬104服務範疇,會員應遵守之規範悉依 104課程中心會員規約 所載。
上課時間 無限期觀看課程查看更多
上課方式 於開課單位網站兌換後觀看課程
課程內容
課程大綱
展開全部
1 資料庫設計動手學:E-R Model設計
01
資料庫系統設計概念
02
資料庫系統設計流程
03
關聯式資料庫系統運作概述
04
名詞問答
05
鍵值-超鍵與候選鍵
06
鍵值-外來鍵
07
理解鍵值觀念
08
關聯式資料模型之限制
09
理解資料庫模型限制觀念
10
E-R Model相關元件介紹-個體
11
E-R Model相關元件介紹-屬性
12
E-R Model相關元件介紹-關係
13
元件功能認識
14
關係元件-基數率
15
關係元件-參與限制與型態
16
關係元件-弱個體
17
理解關係元件觀念
18
E-R Model設計流程與依據 (02:29)
19
如何繪製與說明E-R Model-單一表單
20
如何繪製與說明E-R Model-多張表單
21
如何繪製與說明E-R Model-訪談資料轉換
22
理解E-R Model之設計
2 資料庫系統設計動手學:正規化處理
01
正規化的重要性
02
正規化的意義
03
理解正規化
04
功能相依性
05
理解功能相依性
06
正規化的模型
07
正規化處理範例-1NF~2NF
08
正規化處理範例-3NF~BCNF
09
將E-R Model正規化成關聯表格的步驟
10
理解正規化的步驟細節
11
E-R Model說明
12
Step1:針對一般個體之處理
13
Step2:針對弱個體之處理
14
Step3:針對二元一對一關係之處理
15
Step4:針對二元一對多關係之處理
16
Step5:針對二元多對多關係之處理
17
Step6:針對多值屬性之處理
18
理解正規化的實作細節
19
E-R Model說明
20
Step1:針對一般個體之處理
21
Step7:針對多元關係之處理
22
試作範例
你可以學到


✔學會資料庫系統設計

✔學會ER-Model繪製
✔學完這門課,您將對資料庫系統有更全觀的了解
✔課程將由淺入深,從資料庫系統設計概念、設計流程開始學習

課程講師
陳士杰
陳士杰老師●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資訊工程博士●目前任職於國立聯合大學資訊管理學系●主要講授課程:-資料庫系統管理-資料庫系統實務(講授Oracle OCE認証課程)-進階資料庫系統實務(講授Oracle OCA認証課程)-機器學習與資料探勘●研究專長:資訊檢索、機器學習、資料探勘與模糊理論
展開全部
開課單位
緯育TibaMe
緯育TibaMe由全球最大資通訊集團之一的緯創資通集團於2015年正式成立,我們專注於人才培訓與平台服務,發展多元的授課模式,並結合緯育開發的雲端智能化學習系統,有效培育新世代數位化人才。在行動與雲端時代,用科技加值人才培育,持續發展創新與有效的數位教育學習服務。
最新動態 看所有動態

⏰免費直播報名倒數一週!解鎖AI 人才學習地圖:​產業需求 x 關鍵技能全攻略

AI 技術與工具翻新速度快又急,你是否也在思考:「我該學什麼?又該從哪開始?」6/17 從產業趨勢、熱門 AI 職務到推薦 AI 學習路徑一次滿足你!👉 https://lihi.cc/KaOhy ​ 兩位經常與產業 AI 專家交手,並著力於人才 #AI賦能 的產品經理將為你帶來 ✅ 掌握產業 AI 趨勢 與熱門職務需求解析 ✅ 了解 AI 如何改變職場與工作模式 ✅ AI 帶來的新興職務與未來發展 ✅ 台灣搶手 AI 人才有哪些 ✅ IT 與非 IT 背景 AI 學習重點 ✅ 跨領域轉職 AI 職務的機會點 ​ ​ ▍ ​ 誰適合參加? 👉 想了解產業 AI 趨勢 👉 想認識不同 AI 職務與未來發展 👉 想獲得 AI 工具推薦 👉 想挑選適合自己的 AI 學習路徑 ​ ​ ▍ 直播講座資訊 🔹 時間:6/17(二) 20:00~21:00 🔹 講者:產業 AI 觀察家 吳紹瑜、AI 人才養成推手 黃禹樵 🔹 講座形式:線上直播(將於活動前2~3天email提供直播連結) 🔸 立即報名:https://lihi.cc/KaOhy

Power Automate、Zapier、Make、n8n、tldraw​ 怎麼挑選適合你的自動化工具

想提升工作效率,你該考慮導入 #自動化工具! 🚀 但何謂自動化工具? 可以在工作中協助到哪些面向? 我們又該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工具?🤔 📖 文章重點摘要 📍 自動化工具就是把重複性工作流程,交給機器執行 📍 不需要程式背景,也不一定要工程師才能使用 📍 自動化能有效: ➊ 提升效率:減少重複性工作,讓人力專注在高價值任務,提升整體工作成效 ➋ 降低錯誤:避免人為疏失,提高數據與操作準確性 ➌ 加速應用:AI + RPA 工具逐年普及,低程式碼(Low-Code)、無程式碼(No-Code)工具降低門檻,企業導入更快速 ➍ 應對挑戰:面對人力短缺與數位轉型壓力,懂得運用自動化工具的工作者將更具職場競爭力 完整 5 大自動化工具介紹與比較 & 針對不同工作/職務挑選建議 現在就前往閱讀完整文章 👉 https://bit.ly/4364RGw #powerautomate #n8n #zapier #tldraw
常見問答
如何購買課程並開始上課
於欲購買 1. 線上課程之頁面,點擊「立即購買」,成功使用信用卡完成付款並確立訂單成立後,本平台將透過購買填寫之信箱,以郵件方式通知「訂單成立」,後續兌換學習有兩種形式:(A) 若購買學習廠商提供課程,購買後「提供課程兌換序號、兌換連結、兌換碼使用說明」,引導您至購買課程之出版廠商兌換並上課、(B)若購買是104學習系統,購買完可以從郵件、訂單明細、課程詳細頁直接進到站內線上學習。 2. 實體課程之頁面,點擊「立即購買」,成功完成付款並確立訂單成立後,本平台將透過購買填寫之信箱,以郵件方式通知「訂單成立」即可完成報名,後續開課單位會有專員與您聯繫後續事宜。
購買與報名課程付款方式?
僅提供信用卡付款。
有支援信用卡分期嗎?
平台有提供分期服務:結帳金額滿$4,000可享三期零利率,滿$12,000可享六期零利率;分期服務支援銀行公司為:中國信託、台新銀行、玉山銀行,實際分期金額依各發卡行規定
已完成付款,但用錯折扣碼怎麼辦?
請申請退款並重新下單,已使用之折扣碼,本平台將不進行退回,敬請見諒。
線上刷卡後訂單狀態顯示「待付款」
代表您的結帳流程尚未完成,請儘速完成結帳程序,以免課程相關優惠權益失效。
刷卡失敗的原因
可能為以下原因: 1.授權失敗(例:信用卡發卡銀行系統忙碌、網路塞車、刷卡等待時間過久造成系統確認失敗等問題),建議稍待一段時間再重新刷卡。 2.輸入信用卡卡號等相關資料不正確(例:輸入資料不正確、卡號過期、尚未開卡等問題),建議重新確認輸入資訊。
如何選擇紙本發票
為響應政府政策,不主動提供紙本發票,委由金財通系統寄發電子發票開立通知信至學員購買課程時填寫之Email,發票自動存入會員載具,若未收到請告知。
企業請款之憑證,如何申請
若需要進行企業請款,請於購買時輸入統一編號、發票抬頭,本平台將以郵件寄送電子發票方式,至您填寫之信箱。
多久會收到發票
發票將於付款成功,3個工作天內開立,敬請稍候。
如何退款
請參考下方退款須知與流程 1.若您於本平台成功完成付款購買課程,有退款需求,於外部學習廠商兌換之線上課程自購買日起7天內,且未進行課程兌換,可申請全額退費;於104課程中心站內學習課程若購買日起7天內後「未進到學習頁」,可申請全額退費;實體課程須於開課日前 1 日之非假日上班時段前與104學習精靈提出申請,始得要求全額退費。 2.若需申請退款,請使用信件主旨:「課程中心退款申請」,並於信件內容寫明購買人姓名、訂單編號、欲退款之課程名稱,郵件至nabiservice@104.com.tw,本平台將於5個工作天內盡快為您處理。 3.確認提出退款申請時間為課程購買日起7天內,且未進行課程兌換,本平台將與欲申請退款課程之出版廠商,提出會員資料與學習紀錄查詢,確認您課程的觀看紀錄,並同步確認出版廠商訂定之退款事項,是否全數符合。申請退款的同時,即代表您同意本平台與退款課程之出版廠商,提出查詢會員資料與學習紀錄。 4.若您單一訂單中購買兩堂(含)以上課程,不需要整張訂單退款(只退其中幾堂課),退款金額為欲退款課程售價加總後,扣除此張訂單所使用之折扣碼(若折扣碼為整張訂單之折數折扣,則退款金額為欲退款課程售價加總後乘以折數折扣),若計算後退款金額低於(含)0元,本平台將不執行退款。5.上述退款方式僅限於本平台成功完成付款購買之課程,若付款與訂單成立之任一程序不在本平台完成,退款方式需依照課程出版之廠商所訂定之規則提出申請,並由課程出版廠商協助處理,本平台不介入。 6.若您的發票沒有填寫統一編號,並需要辦理退款時,由本平台代為處理發票相關作業 (如作廢電子發票或開立電子發票折讓單),以加速退款作業時程。 7.若您原訂單信用卡分期,其申請退費時,須整筆訂單全額退費,無法部分或擇一課程退費。
款項何時退回
信用卡一次付清:課程退費採原信用卡退刷方式,退費所需之工作天依各金融機構實際作業時間為準。 信用卡分期付款:課程退費採匯款方式,會將退款款項匯款到您的指定帳戶,將由專員與您聯繫提供相關資料,以利後續退款作業。
相關證照
資料庫系統理論與設計(107/8/1停考)
『ITE』是「Information Technology Expert」的簡稱,中文全名為『資訊專業人員鑑定』。在西元2000年亞太經濟合作(APEC)部長級會議中,與會各國決議共同致力推動亞太地區資訊系統開發、管理及應用之人才培育,同時透過共同檢定採認,提昇整體資訊水準。 近年來資訊技術蓬勃發展,各項功能與應用的突破,使得產業發展出新的競爭方式。不論是傳統的製造業、新興的服務業或是高科技產業等,皆無法置身事外。由於資訊技術的特性,使得競爭突破國界、資本、廠房等傳統的限制,只有掌握了技術,才能確保競爭上的優勢。 適逢89年11月亞太經濟合作發展會議部長級會議時,日本提出跨國合作構想,希望促進兩國在資訊人員檢定的合作,並於當月底再次確認雙方合作之意願,故經濟部決定舉辦資訊人才之跨國認證,並委託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及財團法人電腦技能基金會,執行鑑定工作。 為使鑑定貼近企業界用才標準並切合實際需要,電腦技能基金會於90年起透過台北市電腦工會訪查業界需求人力項目,並自91年中起陸續開考各類別鑑定。期望藉由此鑑定之執行,一方面建立國內完整的訓、考、用合一的資訊專業人才能力認證體系,提供企業界優良之資訊專業人才,另一方面藉由本鑑定制度與世界各國資訊技術流通接軌,使資訊技術發展與國際同步,為我國產業奠定良好的競爭優勢。 本鑑定舉辦至今相關鑑定制度已臻成熟,深受學界與業界肯定,同時與日本亦完成交互採認MOU,階段性任務已完成。為延續合作之成果及提供產業界及考生更多服務,自99年1月1日起轉由民間擴大辦理發證。